• 装备制造项目

      荣昌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布局的契机,按照“承接东部、辐射西部、融入成渝、错位发展”的原则,大力实施强兴工业战略,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打造“一园四基地”,规划10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产业园。 
       2013年,荣昌装备制造类企业共有18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3户),产值166.3亿元。入驻企业主要有:博耐特机电园、都城荣锋、蓝源机械、沧州明珠、雷士照明、鑫仕达包装、协旭机械等。
       预计2020年,荣昌装备制造将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其中汽摩配套产业200亿元、通用机械制造业200亿元、其他装备制造业100亿元,产值5—10亿元的企业20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

  • 生物医药项目

      医药产业是荣昌县主导产业之一,荣昌生物医药产业规划面积6平方公,重点发展人(兽)用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制剂、保健产品、医疗器械等。目前荣昌从药材种植,原材料加工,产品研发、生产,专业销售市场及销售网络等环节都有不同规模的企业,已基本形成较完整的医药产业链。现有医药制造企业27 家,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9 户,通过GMP证的企业15 户,2012年新创建“华森”、“灵方”2个中国驰名商标,并先后创建 10 余个级著名商标,自主研发新药及新产品120 个。
      预计2017 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企业达到30 户,培育年产值上亿元的医药企业10 家,年产值上10 亿元的医药企业2-4 家、年产值上20 亿元的医药企业1 家,到2020 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200 亿元。

  • 电子信息项目

      荣昌地处成渝经济走廊黄金分割点,以东西对接,承上启下的区位优势,容易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聚集,是全市笔电配套产业基地之一。规划6平方公里,总投资100亿元,重点引进线路板、主板、机箱、外壳、电子元器件、LED、键盘、鼠标、播放器等电子信息类企业进驻。
      目前,荣昌已建设电子信息配套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拥有200亩渝西地区唯一获批的含氢表面处理工业园和模具、注塑、压铸铝、喷砂等配套齐全的产业基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计算机信息化系和荣昌职业教育中心的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每年毕业学生近3000人。 荣昌已成为重庆成都IT发展配套产业发展基地的最佳选择。
      目前,已引进IT配套企业10余家,主要有凯歌电子、达标电子、开确科技、诚达汽车电子等。

  • 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荣昌盛产红碎茶、夏布、折扇、生姜、花生、竹笋等特色农副产品。荣昌是全国最大的红碎茶出口基地,出口占重庆市茶叶出口的90%,居全国第一;夏布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荣昌猪是全国三大、世界八大优质种猪之一。荣昌正着力打造成渝地区知名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重点引进畜禽屠宰深加工、粉条加工、薯片加工、名优茶、夏布深加工等生产企业。
      目前已有饲料加工企业60多家,其中国内外知名的大中型饲料企业有6家,年产能可达20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雨润集团、洽洽瓜子、民茂食品、闽台食品等众多企业入驻。

  • 荣昌陶产业项目

      荣昌陶器始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享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荣昌安富陶瓷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荣昌陶土的泥色分为红色和白色,品质优良,泥料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吸水率和烧失率低,是最佳制陶原料,素有“泥精”之美誉。经勘查,荣昌县内沿鸦屿山一线,有一条总储量约1.1亿吨的优质陶土矿带。
      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水暖卫浴产业基地,荣昌现有制陶企业30余家,主要有唯美陶瓷(马可波罗)、北京奥福精细陶瓷、胜标卫浴、阿诺玛卫浴、瑞霖卫浴等企业,陶瓷产业年产值20亿元以上。
      目前,荣昌正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陶瓷产业园,荣昌陶产业园以发展高端、环保陶瓷产业为支撑点,以陶瓷文化创意为特色,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拟引进研发能力强、工艺档次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陶瓷生产企业15—20家,全部建成后实现年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 旅游开发项目

      荣昌位于重庆近郊,依山傍水,人文底蕴深厚,现有台湾农业园、万灵山农业综合观光区、螺罐山森林公园、渝西植物园、岚峰林场等景点亟待开发。
      万灵镇是重庆市十大古镇之一,位于荣昌县城东北约8公里处,较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貌,是明清时代西南地区河运的交通枢纽,是湖广填四川重要集散地。万灵古镇目前正依托浓厚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山水,打造古镇恢复重建、梦里水乡大荣古寨、万灵寺重建、影视基地、沿线观光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三部大型影视剧《填四川》《兄弟兄弟》《傻儿传奇》已在万灵镇拍摄成功,古镇迎来新的发展商机。